蔡(日方)的工作室的确乱得可以,但是,一看到电脑屏幕上闪动的文字和屋主人那专注从容的神情,我分明又在这“乱糟糟”之中感受到了一种清晰的秩序。正是这种纷杂与秩序相谐的氛围使我联想到了蔡日方的治学。从农村经济、劳动力迁移,到中国改革与发展经验的研究,从讨论了多年的粮食问题,到最新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、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就业体制转换,蔡日方的研究视野很广,关注的问题也很博杂,但他治学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始终明晰坚定,那就是从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出发去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,“永远从第一原理出发”。
今年42岁的蔡日方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,1985年硕士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研究,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。研究了十几年的农业经济,蔡日方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。他说:“农业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部门,所以,经济学的基本理论、假设、方法自然也应该运用到农业经济问题当中。”从理论出发,蔡日方得到不少独到的结论,有的曾经遭到不少人反对,但几年过去了,蔡(日方)的观点渐渐被接受、被讨论、被支持了。蔡(日方)也注意深入现实,他一有机会就到农村去,他说:“把所读的书与接触到的现象结合起来,这才是经济学家的优势。”
凭借强有力的理论支撑,蔡日方走出农村经济研究领域,扩展了研究视野,涉足人口等其它领域的问题。这虽然一方面由于他现任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、副所长,但他说,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研究能带来挑战的快感。在环境迅速变化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,蔡日方无论在哪方面的研究中,观点和思路都是清楚统一的,他从不左右摇摆、自相矛盾,原因就在于他抓住了本质和基础——“从第一原理出发”。
从80年代初至今,他已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,译著3部,独立或合作专著8部,其中,他与林毅夫、李周合著的《中国的奇迹: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》(1994)已被译成英、日、法、韩等5种文字出版。《穷人的经济学》、《新潮初起——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发育》是他今年献给读者的最新力作。
张洁宇 文侯艺兵 摄